王华|中国画常见的十种章法
中国画中的“章法”主要指画面的构图和布局,讲究气韵生动、虚实相生。以下是十种常见的章法形式及其简要说明:
1. 三远法:山水画中表现空间层次的核心方法。源自宋代郭熙《林泉高致》,分为:高远(自下仰望,表现山势巍峨);深远(由前窥后,展现层叠纵深);平远(平视开阔,营造宁静辽远)。
图片
郭熙《林泉高致》2. 散点透视:其特点是打破固定视点,多角度呈现景物,适合长卷或宏大场景,如《清明上河图》等。
3. S形(之字形)构图:景物沿“S”形曲线分布,如河流、山径。其作用是引导视线,增强画面流动感。
4. 边角构图:如南宋“马一角、夏半边”,景物集中于边角,留白显著。
5. 满构图(密体):画面充盈繁密,如宋院体花鸟或王蒙山水。运用的技巧是通过疏密对比避免呆板。
6. 留白(疏体):“计白当黑”,空白处隐含意境,如云水、天空。如八大山人画鱼不画水,以空为境。
图片
八大山人作品7. 开合式构图:画面如文章,有起(开端)、承(延续)、转(变化)、合(收束)。如山水画中主峰为“起”,远山呼应成“合”。
8. 虚实相生:以实笔绘主体,虚化背景;或以淡墨衬实景。
9. 对角线构图:元素沿对角线分布,动态强烈,打破平衡感。如徐渭《墨葡萄》。
10. 题款与印章布局:题诗、落款、钤印补足画面结构,平衡章法。最典型的如:郑板桥书画题跋与竹石相映成趣。
以上这些章法并非孤立使用,常结合笔墨技法(如皴法、泼墨)与人文意境,体现中国画“形神兼备”的美学追求。掌握章法需在临摹与创作中体悟,方能灵活运用,形成个人风格。
图片
清·孙逸《溪桥觅句图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